【回望奋斗路 启航新征程】招就处:做好人才培养衔接,助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1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近年来,招就处根据本科教学目标和专业设置,确定招生专业和结构;建立就业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求职技巧等指导;拓展就业渠道,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加强政-校-企三方联动,推动教育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为学校专业优化决策提供有效支持,为本科教育教学提供有利参考。

招生工作与培养过程有效衔接

生源结构稳定,人才质量稳步提升。学校以中医中药为主体,多学科支撑协调发展,开设37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2022-2024年分别录取4802人、4834人、5050人,省内录取学生平均占比91.05%,农村学生平均占比79.45%,少数民族学生平均占比42.95%。2011年起,面向我省招收中医学(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1258人,持续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输送中医专业人才。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加强招生宣传。多渠道宣传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特色等信息,吸引更多符合要求的考生报考;每年修订各学院及专业介绍,将学校专业群介绍融入招生宣传。积极参加省招生考试院宣传活动,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用好招生信息网,分栏目公布招生计划、学院简介、收费标准、招生章程、招生政策等,近三年发布信息200余条,访问量达207万;设立招生咨询电话,专人不间断接听;官方微信公众号关注量30000+,招生简章、各学院招生宣传视频等浏览量90000余次,“贵州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网”微信小程序累计访问10213次;通过贵州中医药大学招生线上咨询平台、贵州高考网博会咨询平台、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线上咨询平台咨询227962条。

优化调整招生结构,建立招生与培养联动机制。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合理制定招生计划,确保学校招生规模与教学资源相匹配。与教务处建立沟通机制,及时反馈招生录取数据,撰写《生源质量报告》;结合《贵州中医药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实施办法》,动态调整招生专业。

为地方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总体稳定,升学率稳步提升。近三年,学校培养本科毕业生10620人,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别达80.01%、81.51%、81.47%,升学率分别为10.03%、18.67%、17.60%,学生升学满意度均在95%以上。

数据显示,近三年,我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从事卫生专业技术类工作占比逐年提升。超七成毕业生选择留黔就业。2022年学校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我校毕业生留筑率位居全省高校第二。

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助推高质量发展

以“一个核心,十个抓手”体系化建设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形成“校-院-班”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格局。成立以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双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核心”体系,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建设,强化部门协同,细化责任落实。以十个“用”(用好就业利好政策、用足市场行业资源、用活校园招聘渠道、用对就业育人平台、用情开展就业帮扶、用准信息发布平台、用顺人员架构建设、用心开展走访调研、用力做好专项行动、用实就业核查数据)为抓手,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学校年均举办线上线下大型校园招聘会10场,用人单位专场宣讲会百余场,参会招聘单位2000家,提供就业岗位4万个。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初次落实率为81%,2024年举办的两场校招被教育部官网转载报道。

以“三位一体”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坚持将思想引领贯穿就业指导全过程,打造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网络教育平台为支持、校园文化活动为推手的“三位一体”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拓展大学生职业发展空间。

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理论课。以就业为导向,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新生入学即开展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开通“生涯教育一体化平台”“就业指导加油站”“就业桥”公益服务平台,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学习模式。

开展全员化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模拟求职大赛、行业分析大赛、自我认知大赛等系列比赛,引导学生科学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开展企业进校园、如何做个好医生、毕业生就业指导系列讲座,就业育人主题活动等,深化就业育人。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张熠炜

友情链接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