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在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与齐鲁晚报联合举办的大众讲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毛佩琦作了题为《从<大学><中庸>谈国学》的讲座,本文由其讲座内容整理而成。
毛佩琦
国学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
国学是跟西学相对应而命名的,没有西学就没有国学。明末清初以后,西方的学问来到了中国,特别是到晚清,西方文化凭借船坚炮利来到了东方,来到了中国。那么他们带来的是西学,那原来中国的学问是什么呢?是国学。在这个时候,国学地位才凸显出来了。
现在对国学的定义,仍然有不同意见。胡适先生曾说,国学就是国故之学。陈寅恪先生说,国学就是“中国故有之学问”。现在还有一些学者说国学就是《六经》。
但是我想,什么是国学呢?我提出跟他们不一样的概念。什么是国学?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国学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那么中国人为什么成为中国人?你是黄皮肤吗?那不一定黄皮肤的都是中国人。你看那个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他是黄皮肤,但他是美国人。那么中国人是什么?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思想、独特的行为方式,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样你才是一个中国人。
这种独特的文化在哪里表现?我们说表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这些文献典籍,同时,我们还有这么多的民间习俗、民间伦理、民间文学。这些东西有的是在文化典籍中保存,有的东西是在我们身上,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保存。很多人可能说这不是国学,这是文化,你说的是传统文化,而不是国学。我说不,我们现在可以把它们定义为一个广义的国学内容,它们是国学。你想我们中国人的建筑,我们盖的房子,原来是土木建筑,你看北京故宫、山东孔庙、泰山岱庙,中国人做的房子跟西洋人不一样,土木建筑。这是国学。中国人的音乐跟西洋的乐队不一样,你看曾侯乙编钟,数千年以前发现的曾侯乙编钟,那多宏伟啊,那个时候西洋人大概还没有这么复杂的乐队。
所以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因为他有一套学问在支持。
所以我定义的国学:第一,国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第二,国学是一个不断丰富的体系,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一个体系,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它是广泛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
《大学》告诉我们怎样
学习,为什么学习
那好,为什么我说讲国学要从《大学》、《中庸》谈起呢?大家都知道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过去还讲六经,五经之外还有讲音乐的《乐经》,但《乐经》失传了,所以只有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儒家文化核心部分,是科举时代、帝制时代,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主要读本、主要考试内容。
现在我们看到的任何版本的四书五经,一打开就是《大学》,《大学》文章很短,大概一顿饭的工夫从头就看到尾了。它是告诉人们如何学习、一个人立在世上如何做人的这样一篇东西。所以《大学》实际上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
《大学》的头一句话怎么说?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你看两个光明的明,明明德。是说我们每个人生在世上,生来就有一种智慧,就有一种德性,叫做明德。这智慧、德性可能是我们没有发现,也可能是因为我们有一些欲望,把它遮蔽了。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方法,去发现这种固有的德性,让它重新焕发出来呢?通过教育,教育就是明明德,让那个明德彰显出来。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教育好,“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是孔子说的,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都可以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如果我们能够得到好的教育,能够自己做好修身和培养自己的话,每个人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有才的人。
下一个是“新民”,新旧的新,人民的民。这个新旧的新,好多都写成亲爱的亲,实际它的本意是新旧的新,古人经过考证,断定这个字是新旧的新。
什么是新民?新是动词,民是老百姓,新民,使老百姓弃旧图新、面貌一新,思想更新。通过教育改变人的思想,改变人的面貌,改变人的精神状态。
大学之道还有第三句话,“在止于至善”。先解释“至善”,就是尽善尽美,最好,最优秀,最佳境。再说“止”,停止的止,停止不动了。什么时候才可以停止不动,到达最美的境界,达到最高的境界,达到最完美无缺的那个程度,你才能可以停止,你设定一个最高的目标,设定一个最高远的理想,这是你的追求,你如果追求到了,你可以停止了,追求不到,你要努力。止于至善,一定要设定高目标,一定要不断地努力才可以停止。
你看,《大学》开宗明义,实际上它讲了学习方法,讲了人生的目的,讲了我们如何达到这个目的。所以,国学它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接着再解释两段。“知止而会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告诉我们,你在学的时候,要有一个目标,知止,知道应该到哪里停止,明确了那个最高的目标,你才能够定下来,你才能够静下心来排除杂念,然后认真思考,才能够不断地有所收获,所以《大学》又告诉我们学习方法。
《大学》又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用现在的白话说出来,就是说一棵树有根儿有梢,一个事儿有头有尾,你知道什么是头,什么是尾,什么是重,什么是轻,什么是该做的首要的东西,什么是次要的东西,这个时候你就差不多找着门儿了,你就差不多入了道了。那么,什么是本末呢?一步一步弄清楚:“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说你想把你的一个地区治好的话,要先把你的家庭管好,“欲齐家者,先修其身”,说你想把你家治好的话,你要先把你自己修养好。“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你想你自己要修养好了,要先把心摆正了,“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说你要想把心摆正的话,你先要有诚恳的态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说你要想踏实下来,有真诚态度的话,就需要明白什么是好的东西,明白事物的道理。那么要明白事物道理应该怎么做呢?“欲致其知者,在格物”,什么叫格物?做事情,具体解剖实践事物。
中国儒家学说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它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洞之物,它是讲究实际的,要格物,要做事情,要通过事情的解剖,通过做事情来懂得道理。
所以古代读书人要治国平天下,从哪里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一洒扫,一进退,全是道理。你别看小事,扫地、洒水、迎接客人、怎么样对人有礼貌,这都是很大的学问,要从身边的事儿做起,从眼前的事情开始,这又是《大学》给我们提供的一个人生之道和学习之道。
中庸不是调和,
而是坚持原则
《中庸》是什么?《中庸》就是传达孔子道的核心。孔子有很多的教育理论、处世哲学,核心是什么?核心两个字——中庸。中国文化当中,中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朱熹说了一句话,说“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开天辟地,中庸作为一种根本的道理就存在着。尧传位给舜,当时说了一句话,说你掌管天下要怎么做?“允执厥中”,就这四个字。只要你掌握了中,天下就可以治理好。
中是什么?中是不偏不倚,是正好,是没有错误。文化大革命以前,我们提倡阶级斗争为纲,从五四以来,我们提倡激进的革命,砸碎旧文化,反对中庸之道,包括鲁迅的文章里边经常批评所谓中庸之道,说不能行中庸之道。这实际上对中的一种误解,中国古代的中庸之道是什么呢?中就是原则,就是正确,就是最高道理规则,根本规律,这就是中。中是中规中矩,庸是坚持不动。
中庸不是调和,恰恰相反,中是坚持原则。坚持了原则,正确的人支持你,反对的人也心服口服,矛盾也可以化解。不坚持原则,你偏袒了一方不是中。调和不是中,调和是偏颇,中庸不是调和。
河南人你问他说这个事儿中不中啊?他说中。咱们这边也有这么说的,靠近鲁西也这么说,差一点儿不是中。
那么,中庸怎么样可以掌握呢?《中庸》这里面也说了,可以通过学习得到,怎样学习?《中庸》这里边有两段话,我们可以把它记住,一段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之。什么意思?博学,我要学的多;审问,经常不断地要发问,不懂的就问,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慎思,要精密地思考、认真地思考;明辨,通过正反两方面对比,我才能够更加牢固、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明白道理;笃行,要做,知道了就要做。通过这样,我们可以掌握事物的原则,中庸之道,可以了解事物的规律,可以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
所以国学告诉我们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世界上的事物,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宝库。但是要强调,我们现在弘扬国学,不是搞迷信,搞愚昧,不是为了保守,回到历史上,而是为了进取,为了面对现代,面对未来,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